在卤味店的后厨里,蒸汽翻筐蜂窝卤煮锅总在咕嘟咕嘟冒着香气,师傅们操作时,常会对着锅里的冲孔内框点头 —— 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部件,既不是随便打造的铁架子,也不是简单钻几个孔就完工,反而藏着不少和卤煮体验、食材口感紧密相关的设计巧思,这些巧思到底是什么呢?
先说说内框的材质。卤煮过程中,卤汁里的盐分、香料会长时间浸泡内框,要是用普通铁板,用不了多久就会生锈,不仅让卤味染上难看的锈迹,还可能带来安全问题。所以现在的冲孔内框,大多选用食品级 304 不锈钢。这种材质和咱们日常用的优质餐具、保温杯同源,摸起来光滑无毛刺,就算天天被卤汁煮、被蒸汽蒸,也不容易被腐蚀生锈,用久了还是干干净净的,不会给卤味带来杂味。
再看最关键的 “冲孔” 设计,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。先看孔的形状,市面上常见的多是圆形孔,偶尔能见到椭圆形孔,却很少有方形或三角形的。这是因为圆形孔的边缘没有棱角,卤煮时食材不会卡在孔的角落 —— 比如卤鹌鹑蛋、卤豆干这类软嫩或小巧的食材,就算翻筐时轻轻晃动,也不用担心被孔的棱角勾破,能保持完整的外形。
孔的大小也有讲究,一般在 5 毫米到 8 毫米之间。这个尺寸是反复琢磨过的:要是孔太大,像卤花生、卤毛豆这样的小块食材,煮的时候很容易从孔里掉下去,既浪费食材,又得清理掉下去的残渣;要是孔太小,卤汁和蒸汽就难顺畅穿过内框,里面的食材就没法 “均匀接触卤味”,可能外层已经入味,内里还是淡的,影响口感。
孔的排列同样有设计感,大多是均匀的蜂窝状分布。这样一来,不管内框里装的是上层的卤鸭翅,还是下层的卤猪蹄,每块食材周围都能有足够的孔,让卤汁循环流动、蒸汽自由穿梭。不会出现 “中间食材煮不透,边缘食材煮太烂” 的情况,整筐卤味煮出来,味道能保持一致。
除了影响卤煮效果,冲孔内框还考虑到了操作的便利性。卤煮完成后,师傅要把内框从锅里提出来,冲孔设计能减轻内框重量 —— 比实心不锈钢框轻不少,就算装满卤味,提起来也不费劲。清洁时也省事,因为没有太多封闭死角,用清水一冲,再用软布擦一擦,卤汁残留就能清理干净,不会像实心框那样积留卤汁,下次用的时候串味。
而且在翻筐过程中,蒸汽翻筐锅需要通过翻动让食材充分接触卤汁,冲孔内框能让卤汁快速从孔里流回锅中,不会像封闭框子那样,提起来时滴滴答答洒一地,既保持了后厨整洁,又减少了卤汁浪费。
这么看来,蒸汽翻筐蜂窝卤煮锅的冲孔内框,每一处设计都围绕着 “让卤味更好、操作更顺”。它不是不起眼的小部件,而是影响卤煮效率和口感的关键环节。不管是开卤味店的经营者,还是对卤煮设备感兴趣的人,留意这些设计细节,就能更懂这类卤煮锅的实用之处 —— 原来一个简单的冲孔内框,藏着这么多贴合实际需求的巧心思。